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官微发布消息,为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措施,近日,青岛市全面开展重点业态疫情防控工作专项检查,查处一批落实疫情防控不力商家。
进口冷链方面,29家单位落实疫情防控不力被严查
其中,西海岸新区4家单位被责令停业整顿。北大荒青岛农业发展控股有限公司、黄岛区李喜旺牛腩饭城市传媒广场店、青岛盛昌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牧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外地购入进口冷链食品,但未按规定注册“山东冷链”并录入产品流转信息、未按规定提前24小时在“山东冷链”系统报备、未进入集中监管专仓消毒处理。
即墨区8家经营单位被约谈并责令停业整顿。其中,青岛智乐佳商贸有限公司、即墨区刘泽华
水产品店、即墨市金海利冷藏未注册使用山东冷链系统,青岛恒立信达食品配料有限公司、青岛易统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即墨市乔宪飞食品批发部存在已注册但未使用山东冷链,即墨区姜家肉脂渣制品店、世纪家家福云海路超市不执行省、市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莱西市11家商户落实疫情防控不力被严查,其中5家被责令停业整顿。包括开发区东海海鲜店、开发区盛源生活超市、望城龙泰微利超市、沽河玉乐商店、院上百川冷库、日庄海霞商店、河头店胡记熟食店、马连庄顺福酒家、店埠鲁味饭店、夏格庄正好大骨馆。
平度市6家单位被停业整顿。包括平度市吉春水产商店、大泽山祥富商店、南村镇玖头牛重庆火锅店、仁兆镇35元自助酱骨头、崔家集镇五福酒店、东阁街道谷语桃源大酒店。
近日,临沂市市场监管部门对未在“山东冷链”注册,部分企业冷库未报备或录入的名称不准确的15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处理,依据规定,作出责令停业整顿的处罚。
15家被通报企业中涉及兰山区6家,沂南县5家,河东区4家,具体情况如下:临沂康绿食品有限公司、临沂商城张会会牛羊肉经营店冷库未报备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经营活动,被责令停业整顿;
山东泰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临沂启程食品有限公司、临沂商城众诚食品经营部、兰山区万晓食品店、山东军昊食品有限公司、临沂丽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山东凯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鑫雪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山东省沂南县东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注册“山东冷链”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经营活动,被责令停业整顿。
临沂宝泽食品有限公司,未注册“山东冷链”系统,未提前24小时报备,产品未进入临沂监管专仓,被责令停业整顿。
临沂迪航商贸有限公司、临沂厚淳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洪升肉制品有限公司未提前24小时报备,未使用“山东冷链”系统,产品未进入临沂监管专仓,被责令停业整顿。
近日,日照市市场监管部门经核查发现:日照同本贸易有限公司、日照天品众和食品有限公司未注册使用“山东冷链”系统;日照市东港区盛洋肉冻品批发部未使用“山东冷链”系统,进口冷链食品未专区存放,未落实索证索票管理制度;
日照市东港区阿休鲜生贸易有限公司未注册使用“山东冷链”系统,进口冷链食品未专区存放;日照市东港区伟东水产商行未使用“山东冷链”系统,进口冷链食品未专区存放,违反了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规定。
执法人员依法对该5家单位下达了停业整顿通知,并及时跟进后续整改情况。对拒不改正的,将依法进行处罚。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疫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商铺的主体责任、个人的防护责任都是确保全市防控大局稳定的重要防线。人人警醒、全员行动才能“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
大连金普新区的5处“黑冷库”被联合执法部门集中拆除
严查“黑冷库”,给冷链食品安全上保险,近日,位于金普新区的5处“黑冷库”被联合执法部门集中拆除。
1月28日上午,位于大连金普新区拥政街道办事处福利社区的5处约300平方米的“黑冷库”在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分局、拥政街道办事处的监督下,被集中拆除。这是金普新区冷链产业相关单位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中经过系统排查后,依法确认并强制拆除的第一批“黑冷库”。
31处“黑冷库”全部取缔
5处“黑冷库”由钢板搭建或由简易仓库改装而成,工人将冷库中冷冻控制箱等设施拆除完毕后,由数名身着防护服的大连八方应急救援队的消杀人员对现场和拆卸下来的材料进行全面消杀,随后再用吊装机将板材和板房移至卡车上运走。这5处“黑冷库”此前主要为附近的农贸市场存储肉类和蔬菜等物品,均没有合法土地、规划手续,严重污染环境,无市场经营资质,存在重大疫情隐患。此外,另有25处“黑冷库”已进行物理断电,1处自行拆除。
503个隐患逐一整改
为最大限度阻断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全面推动冷链产业高质量发展,金普新区按照全市冷链产业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的统一部署,自1月初起,围绕落实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保排放、劳动用工、建筑质量安全等六大方面,组织10个部门、25个街道集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冷链产业相关单位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
对照街道排查出的企业底单,分领域分口径开展专项检查,实现底单内冷链产业相关单位检查全覆盖。对存在“散、乱、杂”问题的企业彻底关停,并持续开展“回头看”,确保建账销号,整改到位。金普新区市场监管局还对市场冷链食品(水产品及肉制品)库存数量、核酸检测、消杀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清查统计。同时,由金普新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分局、市场监管局共同组成集中整治“黑冷库”专项行动工作办公室,各街道办事处为整治工作实施责任主体,对排查出的“黑冷库”,组织实施拆除、消杀等工作。
根据“黑冷库”整治方案拆除范围包括:
●对没有合法土地、规划手续,无市场经营资质等,从事冷链产业的“黑冷库”,用于仓储、生产加工、销售、租赁等建筑物、构造物及附属设施,依法应当拆除的;
●对严重污染环境、非法占用自然保护区、非法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存在重大疫情隐患等“黑冷库”,依法纳入整治拆除范围。
●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应当拆除的“黑冷库”,发现一处拆除一处。集中整治拆除时间从2021年1月24日起,至2021年2月3日结束。
目前,金普新区共有冷链产业相关单位900家(含生产经营性冷库和自有冷库),其中从事进口冷链企业111家,从事非进口冷链企业789家。排查行动开展以来,由区市场监管、商务、应急、交通、环保、人社、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对全区所有冷链相关行业开展不间断地毯式排查,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0000余人次,检查冷链相关行业3000余家次,发现问题隐患503个,对251家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14家单位实行停业整顿,对25家单位责令停止经营。
持续推进“5+6”冷链企业监管模式
下一阶段,金普新区坚持整改常抓不懈、监管标准不变、黑库拆除不停的“三不”原则,持续推进冷链企业5+6监管模式(即建立冷链企业派驻人员、网格责任人、片区负责人、督导检查组、分管副局长5级监管机制,以及一企一承诺、一库一挂牌、一人一手册、一日一监管、一天一反馈、一周一汇报的“6个1”工作举措),对无合法审批手续的冷库,依法坚决予以拆除,保持对冷链监管的高压态势。通过各街道广泛开展宣传,建立群众举报渠道,发现1家,拆除1家,不让1个冷库游离于监管之外。
同时,按照大连市冷链产业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督导组的要求,进行“回头看”,继续做好隐患跟踪落实、整改销号。确保冷链企业春节放假期间的安全,做好应急人员和应急物资等准备工作;督促企业做好停产前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